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但客观而言,当前“贷款难”、“贷款贵”依然是制约“三农”、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尚不能满足当前重点扶持对象的金融服务需求。
普惠金融的开展,不同于政府救济扶贫,不同于政府扶贫开发,银行是企业,讲究的是经营效益、营运安全,要做好金融扶贫工作,更要保证信贷资金的投放安全。从银行的经营角度考虑,既要做好现有资产投放的安全营运,又要搞好历年来的不良贷款清收,无论哪一条线,都不能离开与群众的近距离接触,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难处,解决好群众的生活困难,增加农民的收入,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当然,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缓解了农民贷款担保条件单一的被动局面,让农民手中有了资产来解决缺乏抵押物的问题。但从现实角度考虑,就目前而言,由于两权抵押变现能力差,其本身抵押价值低,获得抵押贷款额度相对较低。
从根本而言,解决农民贷款难关键是诚信问题,解决了诚信,不需抵押、不需担保,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一切都可以完全利用信用办理,可以解决银行贷款难,群众难贷款的尴尬局面。诚信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完善的措施。笔者认为,做好诚信环境工作的治理,农村金融服务必须沾满“两腿泥”。
首先,要加强宣传与引导。政府与银行要成立诚信意识宣传小组,借用惩治“老赖”活动的东风,利用电视、宣传车、传单、标语、送电影下乡等方式,让群众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对社会有利,对个人有利,对经济发展有利。
其次,银行要加强服务。银行工作人员结合政府宣传工作者,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用一个餐桌,与农民同劳动,了解农民缺少什么,需要什么,知道农民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老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最深度地了解群众的诚信度有多高,只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解开群众心中的症结,破解“两怕”的局面。在深入农村、农户、农民中去的同时,做好群众个人信息库的建立工作,包括个人家庭资产、负债情况、个人资信、个人掌握的技术特长、贷款需求等,输入数据库,建立电子档案。为更好地带动更多的人树立诚信意识,让更多的人讲诚信,银行要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活动着手,用大部分人的信用,带动、监督一小部分人改变观念,让更多的人跟上诚信时代发展的潮流,来改变社会诚信环境出现不良现象的被动局面,为后期的个人信用贷款,做好前期的第一手工作,形成一个人人讲诚信,人人守诚信的良好氛围,确保诚信信贷方式的转化。
再次,各村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信用氛围。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需要从基层做起,每个村村委会要担当起社会诚信环境建设的重任,组成由村委会牵头与部分村民代表组成的本村诚信环境自治领导小组,利用同村住、近邻居便于监督与了解,便于做思想工作与思想交流沟通,及时掌握信息的优势,来提高村民整体的诚信意识,用村民自治的办法,增强群众的群体意识,利用相互督促机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达到提高诚信观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