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地是妈妈的全部,围绕着这块地,发生了太多的故事。
从小,妈妈就说我长大了没出息,对于我,吃肉比吃药还难受,改善生活从来是不见荤腥,但绿色的青菜,白菜帮子,芹菜叶子,红薯块子,却都是我的最爱。所以我从来没有过白白胖胖的时候,面色一直枯黄暗淡,气色从不红润。我连累全家过着粗茶淡饭、清汤寡淡的生活。妈妈很无奈,又不好偷偷的找肉吃,所以妈妈都瘦了。
妈妈说不吃肉的孩子脑子不好使,长大了不聪明,这或许有几分道理。三个孩子中,妈妈说我是最笨的,但我依旧习性不改。前几天还在微信上看到,最新科研表明,素食主义者智商比肉食主义要高,远离油腻的生活是最健康的生活。我更加有了不吃肉的理由,并四处加以广泛散播。前几天,大型传统文化讲座在菏泽演武楼举行了几天,妈妈每天都去听,听完弟子规当天回来,就决定不再吃肉了。
之前不吃肉是源于对肉类天然的厌弃,而时下不吃肉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中国如此之大,但就是容不下一张平静的餐桌,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就是缺少让人放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执法如此严明,但就是对无良的食品经营屡禁不止。在国外,菜比肉贵,而在国内,我相信,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农民的生活不易,每年的惨淡经营经受不起各种不利的天灾和人祸,再这么菜贱伤农下去,早晚会浇凉菜农们的心。
还记得,读研期间,值冬末春初,导师时常领着学生们去乡下郊区涉猎美味,漫山遍野的去挖野菜,然后洗剥干净,美美的吃上几顿野味。一直以来,妈妈还保留着一种传统,就是每年都会将槐花,榆钱,牡丹花,红薯叶做成窝窝或者饼子,沾蒜汁吃,这便宜我了。但这些在我眼里,却是时下人们对乡土中国的历史追忆,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时代的精神向往,是对安然平静旧时光的召唤,是对心灵生活的崇尚回归,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一种生存方式。
说实话,在妈妈的菜园子里,没有她爱吃的,她种菜不为吃菜,菜熟了,主要是留给她爱吃青菜的闺女,而且她很热衷于送给别人。最早时候,地里种的全是苹果树,因此,妈妈最开心的就是,秋天的时候,将成袋成袋的大果子送给各家亲戚,然后将剩下的屯起来,留给我们吃。前段时间,爸妈去了趟上海探望哥哥,思来想后还是决定带过去哥哥爱喝的玉米糁子,爱吃的花生,毛豆,玉米棒子,据说哥哥吃着很开心,拿来送给同事,反响也不错,很有面儿,妈妈心里也很爽。
妈妈总是三天两头的往地里跑,但凡有点时间就去打理她的菜园子。现在,很少有将心思放在地头的村里乡亲了,因为,各种开发已经将人们的土地占的七零八落,也冲淡了他们种田的激情。更何况,把地租出去,在原来的土地上建成各种工厂,他们不仅可以坐收租金,而且还可以去厂子打工,可以轻轻松松,体体面面,衣食无忧。再也不用过那种靠天吃饭,担惊受怕的日子了。心已不再,便再无眷恋。
妈妈的那块地也差点难逃被圈占的厄运,经历波折,妈妈坚持到最后,终于保住了她的那块良田,她的生活就又开始一如既往的在田间辛勤了。好在,妈妈争取下来了这块地,我又有吃不尽的蔬菜了。
每次回到家,吃着那绿油油、青葱葱、有机环保的蔬菜,心间便泛起暖意,满满的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