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郓城农商银行积极发挥本土金融机构服务优势,以践行普惠金融为抓手,主动对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优势产业,结合客户群体金融服务需求的变化,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主动为群众办实事,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至8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352.29亿元,较年初增加36.3亿元,增幅11.49%,各项贷款余额174.4亿元,较年初增加29.28亿元,增幅20.18%。
坚持服务三农,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搭建平台,畅通信贷服务渠道。建立推广96588服务热线,配备专职人员受理贷款申请,打造“一个电话就能申贷”的金字招牌,至8月末,共接听电话53669个,发放贷款26841笔,金额47.02万元;搭建整村授信大数据平台,批量导入客户信息96.42万人,走访客户6.3万户;搭建社会化营销平台,通过客户转介客户,扩大金融服务受众面。二是主动对接,筑牢小微企业发展的连心桥。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组织农户、种养殖户、个体工商户、优质企业等行业客户,召开普惠金融对接会、政银企对接会,畅通政银企交流渠道,目前共召开对接会27次,现场授信金额2.8亿元,营销客户3000余户。三是精准服务,扩大基础金融覆盖面。成立11家小微贷中心,对种养殖、酒类包装、家装家居等不同行业分类施策;发扬老农信“挎包”精神,发动全员“进机关”、“进企业”、“进商户”,提供“一对一”金融服务,通过“送贷上门”发放贷款6.28亿元。
聚焦乡村振兴,提升信贷服务的广度深度。一是利用县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县优势,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制定了加大贷款投放、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及提高办贷效率等一系列政策目标。二是选派4名班子成员挂职县政府有关部门副职、24名中层正职挂职乡镇副镇长,每月向乡镇书记或镇长汇报一次工作。与镇、村、企业开展党建共建,深入推进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普惠金融进乡村等活动,逐村逐户开展集中营销、集中评定、集中授信,辖内农户授信覆盖率达60.1%。三是落实客户经理驻村制度,为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驻村客户经理。公开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地点、办公时间、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周驻村为百姓办理信贷业务,讲解金融政策,实现信贷不出村。
创新服务举措,不断延伸金融服务内涵。一是优化营商环境,从时间最短到服务更优。建立流程银行管理体系,实时监控办贷流程,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开通不动产抵押业务“绿色通道”,一笔贷款平均办贷时间为2天,让一次办好便民服务措施落到实处。二是降低贷款门槛,推广“家庭贷”模式。做到贷款不用担保、不用求人;完善32个行业授信标准,提高办贷透明度,实行独立审批人制度,实现权限下放。三是丰富产品体系,公开承诺总有一款适合您。创新推出“酒类包装贷”“品牌代理商贷”“电商贷”等70余款产品,重点推广“家庭亲情贷”“信e贷”“微型企业主”“税e贷”4款贷款拳头产品,满足各类客户资金需求。四是提高服务效率,加大线上产品推广力度。大力推广手机银行、“信e贷”等业务,让数据多跑腿,让客户少等待,全程实现自助办贷、秒批秒贷,至8月末,开通智e通33.3万户,自助放款1.94万笔、自助还款1.22万笔,发放线上信e贷贷款9.43亿元。
践行普惠金融,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向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倾斜,加大普惠贷款投放力度。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支持力度,截至8月末,全行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为68.91亿元,较年初增加11.69亿元,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占比为44.42%,较年初增加2.017个百分点。二是运用信贷政策,大力推广政策性贷款。与省农担对接发放“鲁担惠农贷”3.11亿元,与人社局对接发放“创业贷”2.85亿元,发放“退役军人创业贷”、“鲁青基准贷”、“乡村好青年贷”、“人才贷”等贷款5143万元。三是优化支付环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安装392台农金通提供精准服务,配备智慧银行车进行巡回服务,针对行动不便客户主动上门服务,网点智慧机具覆盖率100%,智慧柜员机替代率91.1%,真正实现基本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业务不出镇。四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54百分点。通过学史力行,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红色信贷月”活动,发放贷款6.7亿元,减息让利2000余万元。
下步工作中,郓城农商银行将继续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加强市场调研,优化金融服务,全力做好信贷投放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郓城农商银行| 编审:李鲁民 潘利
终审:王庆辉